图书介绍
数字通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寒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1052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41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53页
- 主题词:数字通信-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通信及通信系统构成1
目录1
1.2 信息、信号及分类2
1.2.1 模拟信号2
1.2.2 数字信号3
1.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3
1.3.1 模拟通信3
1.3.2 数字通信4
1.4 数字通信特点及性能指标4
1.4.1 数字通信的特点4
1.4.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6
本章小结8
习题8
2.1.1 信道的定义9
2.1.2 信道的分类9
2.1 信道的定义、分类与模型9
第2章 信道与噪声9
2.1.3 信道的模型10
2.2 恒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13
2.2.1 幅度-频率畸变13
2.2.2 相位-频率畸变13
2.2.3 减小畸变的措施15
2.3 随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15
2.3.1 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15
2.3.2 产生多径效应的分析16
2.4 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分集接收17
2.5 信道内的噪声18
2.6 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几种噪声20
2.6.1 白噪声20
2.6.4 余弦函数加窄带高斯噪声21
2.6.3 高斯型白噪声21
2.6.2 高斯噪声21
2.7 信道容量的概念22
本章小结23
习题24
第3章 信源编码25
3.1 脉冲编码调制25
3.1.1 概念25
3.1.2 抽样26
3.1.3 量化31
3.1.4 编码与解码43
3.1.5 单片集成PCM编解码器51
3.2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53
3.2.1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的原理及实现54
3.3 子带编码55
3.3.1 子带编码的概念及原理55
3.2.2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55
3.3.2 子带编码的比特分配及编码速率56
3.3.3 子带的划分57
3.4 参量编码58
3.4.1 语音信号分析58
3.4.2 线性预测编码的基本概念59
3.5 图像编码技术60
3.5.1 图像通信与图像信号60
3.5.2 图像信号数字化63
3.5.3 数字图像压缩编码的主要国际标准68
本章小结71
习题72
第4章 信道复用与数字复接74
4.1 频分多路复用74
4.1.1 基本频分复用74
4.1.2 正交频分复用75
4.2.1 时分复用基本原理76
4.2 时分多路复用76
4.2.2 时分复用信号的带宽及相关问题77
4.2.3 TDM与FDM的比较78
4.3 时分复用的PCM系统79
4.3.1 PCM时分多路通信系统的构成79
4.3.2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位同步80
4.3.3 时分复用系统中的帧同步81
4.4 系统举例81
4.4.1 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81
4.4.2 PCM30/32路帧同步系统83
4.5 数字复接技术84
4.5.1 PCM复用和数字复接84
4.5.2 数字复接的实现85
4.5.3 数字复接的同步86
4.5.4 数字复接的方法87
4.6.2 同步数字体系89
4.6.1 准同步数字体系89
4.6 同步数字体系的基本概念89
4.6.3 同步数字体系的速率与帧结构90
本章小结92
习题92
第5章 数字信号的传输94
5.1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型94
5.1.1 对基带传输码型的要求94
5.1.2 常见的传输码型95
5.2 数字基带信号无码间干扰传输98
5.2.1 码间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99
5.2.2 数字信号无码间干扰的条件101
5.2.3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系统构成102
5.3 数字基带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103
5.3.1 数字基带信号在信道传输中的特点103
5.3.2 再生中继器的组成104
5.3.3 均衡放大105
5.3.4 再生中继系统的特点110
5.4 再生中继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110
5.4.1 误码率110
5.4.2 相位抖动112
5.5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112
5.5.1 幅度键控113
5.5.2 移频键控113
5.5.3 移相键控114
本章小结117
习题118
第6章 差错控制编码119
6.1 概述119
6.1.1 误码的原因119
6.1.2 差错控制方法120
6.2.1 差错编码基本原理121
6.2 常用检错码121
6.2.2 几种简单差错控制编码123
6.3 线性分组码125
6.3.1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原理125
6.3.2 线性分组码的解码原理127
6.3.3 汉明码128
6.4 循环码129
6.4.1 循环码原理129
6.4.2 循环码编码器131
6.4.3 循环码译码器133
6.5 卷积码134
6.5.1 卷积码的基本编码原理135
6.5.2 卷积码的状态图与树图136
本章小结138
习题139
参考文献141
热门推荐
- 2613168.html
- 3713907.html
- 3020442.html
- 1969284.html
- 3832689.html
- 1695274.html
- 1646681.html
- 3858245.html
- 1405806.html
- 2724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1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2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1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7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9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4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