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 黎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潮出版社
  • ISBN:978780213901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活·起居1

001 古人是如何穿衣的1

002 中山装的由来2

003 旗袍的起源和发展3

004 帽子的起源和发展4

005 最早的“雨衣”5

006 古人如何理发5

007 我国古代的鞋6

008 古人用什么洗涤剂7

009 古人吃饭的礼俗8

010 山珍海味都有些什么9

011 “四菜一汤”的说法是怎么来的9

012 为什么狗肉不能上席10

013 饺子的由来11

014 馒头话古11

015 油条的来源与秦桧夫妇有关12

016 古代的炊具都有哪些13

017 古人如何清洁口腔14

018 古代妇女如何化妆15

019 古人在夏天如何消暑16

020 古代人如何画押17

021 我国古代的名片18

022 邸报:世界上最早的报纸19

023 “高枕”是否“无忧”20

024 传统民居中的寝、厢、斋、轩、舍21

025 重要建筑物正门两侧为什么不能摆放大象21

第二章 礼制·民俗23

001 封禅大典23

002 古代青年男女的成人礼24

003 简说“九拜”24

004 古人崇尚“九”与“九”的倍数25

005 磕头习俗的由来26

006 信中的“此致”和后面的“敬礼”怎样理解26

007 小谈祭灶习俗27

008 大门上“福”字倒贴的来历28

009 中国人为什么酷爱红色28

010 在古代中国,黄色象征什么29

011 给小孩穿“百家衣”的民俗30

012 抓周试儿31

013 古代生日与祝寿32

014 出门饺子回家面32

015 本命年扎红腰带33

016 “裹足”史话33

017 药渣倒出门,疾病不缠人34

018 挂长命锁35

019 喜鹊叫,喜事到35

020 佩戴戒指的由来36

021 我国古代的财神爷37

022 寿星的形象38

023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39

024 华夏始祖:黄帝轩辕氏40

025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魔兽40

第三章 婚嫁·丧葬40

001 男婚女嫁的历史原由42

002 古代的法定婚龄43

003 古代人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44

004 官府如何干涉民间婚姻44

005 结婚贴“囍”字的由来45

006 婚礼拜堂中“三拜”的寓义47

007 新娘为何要蒙上“红盖头”48

008 新婚之夜闹洞房49

009 何谓“倒插门”50

010 大年初二“迎婿日”50

011 “两口子”说法的由来51

012 “结发”夫妻与“结发”仪式52

013 “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封建传统53

014 说说“门当户对”54

015 传统的丧葬礼仪54

016 古代的殉葬制度55

017 古代的火葬56

018 出殡送盘缠,上坟烧纸钱57

019 什么是墓志铭58

第四章 节日·节气58

001 “元旦”的来历59

002 过“春节”源于何时60

003 过春节的习俗60

004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61

005 除夕的由来62

006 吃年夜饭要关门的由来62

007 “除夕不空锅”的来历63

008 初一吃饺子过年的由来64

009 春节吃年糕源于何时65

010 古人如何拜年65

011 元宵节的由来66

012 清明节扫墓的起源67

013 “端午节”的起源68

014 中秋节的起源68

015 重阳节登高习俗的由来70

016 腊八节习俗的起源70

017 二十四节气如何命名71

018 冬至开始“数九”72

第五章 天文·历法72

001 表与浑仪73

002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73

003 古代的天文观测源于何时74

004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75

005 五星与五行75

006 古代日食的记载76

007 我国关于地震的最早记载77

008 古代计时的工具78

009 为什么七日一周叫“一星期”78

010 “小时”是怎样来的79

011 闰年规律的确定80

012 农历的“一月”为何也叫“正月”80

013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腊月”81

014 天干地支的含义81

015 划分四季的原理82

016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83

017 “皇历”和“黄历”84

018 我国历史上的几种纪年法85

019 阴阳与五行学说85

020 古老的太极八卦图86

021 十二生肖的由来87

022 十二生肖之中为何没有“猫”88

023 古人怎样用十二生肖来计时88

024 有关月亮雅称的诗句89

025 “黄道吉日”就一定吉利吗90

026 “一刹那”是多久91

第六章 地理·名胜91

001 古代的“九州”是怎么来的92

002 省、县的来历93

003 “三晋”的来历93

004 香港因何得名94

005 中国古代的都城95

006 北京做过哪些朝代的首都95

007 “十朝古都”西安96

008 消失的楼兰古城97

009 历史上的三山五岳97

010 寺和庙的区别98

011 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和四大名山99

012 我国的道教名山100

013 我国著名的四大佛山101

014 九曲黄河的由来101

015 江东、河东、东吴102

016 《山海经》小介102

017 我国七条古长城103

018 六个杏花村今安在104

019 故宫为何又叫“紫禁城”105

020 故宫的房屋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105

021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106

022 明朝北京城是如何设计的107

第七章 哲学·思想107

001 诸子百家的由来108

002 我国早期的儒108

003 四书五经109

004 道家学说110

005 法家的典籍《韩非子》111

006 墨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112

007 名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112

008 阴阳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113

009 理学思想和代表114

010 心学的思想和代表115

011 先秦的“天人之辩”115

012 魏晋的“风流”思潮116

013 孔子是文武双全之士117

014 孔子名字的来历118

015 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118

第八章 制度·职官118

001 中国皇帝之最120

002 帝王为何“南面”称帝121

003 古代圣旨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始于何时122

004 皇太极为何改国号为“清”122

005 庙号、谥号、年号123

006 黄色:皇帝的专用色124

007 九品中正制的形成124

008 三省六部制125

009 三公在不同朝代代表什么125

010 古代如何招聘和选拔人才126

011 “乌纱帽”因何代指官位127

012 古代官服上图案的含义127

013 官府为何又称“衙门”128

014 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129

015 古代丞相的职位和职责130

016 知府溯源130

017 公主与驸马131

第九章 法律·法制131

001 法律一词的由来132

002 《唐律》:唐代的重要法典132

003 古代监狱的发展和演变133

004 古代的告状方式133

005 捕快是干什么的134

006 说“枷”135

007 奴隶制五刑与封建制五刑136

008 死刑与“午时三刻”137

009 廷杖与午门斩首 137137

010 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诛十族”138

011 笞刑为何只打臀部139

012 骇人听闻的“凌迟”140

013 古代合同有什么含义140

014 明镜高悬的由来141

第十章 兵器·军事141

001 冷兵器指的是什么143

002 火药武器始于何时144

003 火炮小史144

004 古人为何喜欢随身佩剑145

005 总督、都督和提督是什么军职146

006 象棋“兵”、“卒”与古代的兵制147

007 方阵与八阵法148

008 古代士兵都穿什么样的盔甲148

009 我国古代的“三军”149

010 清代兵服上的“兵”是什么意思150

011 娘子军的起源150

012 我国古代的军衔151

013 诸葛亮是否摆过空城计151

014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152

015 击鼓与鸣金152

016 烽火台是什么设施153

017 打了败仗为何叫“败北”154

第十一章 经济·贸易154

001 古代早期的货币155

002 元宝简史155

003 “孔方兄”怎么演变成了钱的代称156

004 纸币为何又称“钞票”156

005 为什么是“买东西”而非“买南北”157

006 “压岁钱“的由来158

007 我国公债溯源159

008 商人的由来159

009 薪水史话160

010 古代的集市160

011 夜市史话161

012 何谓商帮162

013 古代的赋税制度163

014 旅店的起源164

015 当铺的由来164

016 商标溯源165

017 旅游业的始创者165

018 “老板”的来历166

第十二章 医疗·卫生166

001 古代医药是如何创建的167

002 巫与医药的关系168

003 中药一词的由来169

004 我国古代的医院169

005 古代最早的医学校170

006 古代医生望、闻、问、切四诊法171

007 针灸的由来173

008 淳于意创制病历174

009 行医缘何又被称为“悬壶”174

010 用“杏林圣手”称颂良医的来历175

011 医生为何称“郎中”177

012 我国古代的人体解剖手术177

013 仵作与古代的法医178

014 军医溯源179

015 古代的行医招牌180

016 我国最早的药匠181

017 第一部中药学专著181

018 火罐史话182

019 在古代,“感冒”是种借口183

020 “五毒俱全”之“五毒”183

021 奇香或奇臭的中药疗效184

022 某些动物粪便也能做药材184

023 名医扁鹊185

024 华佗与中医186

025 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187

第十三章 交通·邮政187

001 古代运河小史188

002 我国古代的桥梁189

003 古代是如何造船的190

004 古代公路小史191

005 中国铁路小史192

006 车的由来192

007 古代的牛车193

008 邮驿通信小史194

009 我国邮政绿标的由来195

010 古代书信的别称195

011 “函”与“封”的由来197

012 我国最早的电报197

013 古代的信封198

第十四章 器物·工艺198

001 取火小史199

002 指南针的发明和演变史199

003 活字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201

004 造纸始于何时201

005 火药的发明202

006 “司母戊”大方鼎203

007 古之九鼎203

008 永乐大钟:古代最大的青铜钟204

009 秦陵兵马俑205

010 《天工开物》: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205

011 古人是怎么做针的206

012 “如意算盘”中“算盘”的样子207

013 铜镜的起源207

014 我国的四大名绣207

015 古代怎样利用地下水209

016 我国古代人民怎样雕玉209

017 古代烧造彩陶的步骤211

018 陶艺的发展211

019 从陶到瓷的进化史213

020 “唐三彩”只有三种颜色吗214

021 景泰蓝的起源214

022 漆器小史215

023 琉璃的由来215

第十五章 教育·科举215

001 古代的国子监217

002 我国最早的学校218

003 私塾简说219

004 古代的启蒙读物220

005 我国古代的书院220

006 古代的职业教育221

007 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222

008 “师范”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223

009 古人怎样称呼老师223

010 桃李满天下的由来225

011 “门生”浅谈225

012 我国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226

013 我国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和演变226

014 考中进士为什么叫“金榜题名”228

015 “状元”、“榜眼”的由来229

016 历代状元之最230

017 趣说“秀才”231

018 “公车”小考231

019 八股文是一种什么文体232

020 什么是贡举233

021 我国古代的武举233

022 中国古代的“图书馆”235

023 “知识分子”由来235

第十六章 文史·典籍235

001 古代诗歌的起源237

002 什么是乐府238

003 词的起源239

004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239

005 唐代的宫闱诗人240

006 “楚辞”释义241

007 什么是“演义”242

008 汉字的起源242

009 汉字“横行”始于何时243

010 我国字典的起源和发展243

011 “二十四史”有哪些244

012 《史记》本来无书名245

013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245

014 唐宋八大家称号由来246

015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247

016 施耐庵与《水浒传》248

017 《水浒传》的特色和魅力248

018 吴承恩如何创作《西游记》250

019 “红学”的由来251

020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吗251

021 曹雪芹卒年小考252

022 《红楼梦》写了多少个人物253

023 纪晓岚与《四库全书》253

024 魏源与《海国图志》254

025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255

026 常见古书的合称256

第十七章 琴棋·书画256

001 我国古代主要乐器的特征258

002 古琴与古琴曲259

003 箫的历史259

004 雅乐与俗乐260

005 古代的“六舞”261

006 围棋的历史262

007 象棋的起源263

008 楹联的种类263

009 楷书是如何出现的264

010 草书是如何出现的265

011 古代书法名家的合称与特称266

012 中国画的特点267

013 中国画中题款的演变268

014 古代的山水画268

015 古代的人物画269

016 年画最初是叫门神吗270

017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色吗271

018 篆刻始于何时272

第十八章 体育·艺术272

001 “锦标”与赛龙舟273

002 “蝉联”的由来274

003 古人的游泳技能274

004 举重项目的演化发展275

005 古人的体操运动275

006 摔跤的由来和发展演变276

007 古人如何玩投壶游戏277

008 “击鞠”盛行于哪个朝代278

009 古代最早的足球:蹴鞠279

010 古代的拔河运动280

011 古代就流行的踢毽子281

012 麻将的演变发展281

013 我国古代剑术的特点282

014 十八般武艺283

015 古代的杂技284

016 马戏团小史284

017 戏剧五大角色:生、旦、净、末、丑285

018 京剧的由来286

019 评剧的由来287

020 面具的来历287

021 相声的来源288

第十九章 文词·解析288

001 “秦”字的由来290

002 “我”字从杀人凶器到人称代词291

003 “睡”在古代的意思291

004 “脸”和“面”292

005 “半斤”与“八两”293

006 “回合”怎么计算294

007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指哪五福294

008 “天打五雷轰”中五雷指什么295

009 “倒霉”是怎么来的295

010 “三教”与“九流”296

011 “三纲”与“五常”297

012 “女大十八变”中的“十八”指年龄吗297

013 无事不登的“三宝殿”是什么殿298

014 “三宫”与“六院”299

015 古今“小康”释义300

016 “光阴”一词的来历300

017 “借光”的来历301

018 “小品”的来由及演变301

019 “下海”的历史302

020 “抬杠”的由来302

021 “斧正”的典故303

022 什么样的事需要去“摆平”304

023 “王八”何以成了骂人的话304

024 从青楼术语到代指换工作的“跳槽”305

025 为什么说“吹牛”而不是“吹羊”306

026 “上当”趣闻306

027 最先“吃醋”的人307

028 “露马脚”的由来308

029 “风凉话”的由来308

030 “耳旁风”是什么风309

031 “眼中钉”的由来310

032 “敲竹杠”的几种来源和说法310

033 “吃大锅饭”最初的意思311

034 “压轴戏”的由来311

035 “跑龙套”说法的由来312

036 “花架子”指什么313

037 “马后炮”词义的演变314

038 从器具到鞭策格言的“座右铭”314

039 “黄粱梦”是什么梦315

040 “磨洋工”的来历315

041 “敲门砖”是什么“砖”316

042 “拍马屁”的由来317

043 “五魁首”如何用到了酒席划拳令上317

044 什么样的人最先被“千夫指”318

045 “闭门羹”是种什么“羹”319

046 “穿小鞋”的由来320

047 “出洋相”和古代的出国有关吗320

048 古人口中的“不倒翁”321

049 “名下无虚士”的来历322

050 “雕虫小技”雕的是什么“虫”322

051 “三寸金莲”的由来323

052 “给人戴高帽”的由来324

第二十章 俗语·成语324

001 走后门的由来325

002 历史上第一个“二百五”325

003 为什么会“红得发紫”326

004 照葫芦画瓢327

005 人不可貌相327

006 化干戈为玉帛328

007 新官上任三把火329

008 浪子回头金不换329

009 三句话不离本行330

010 寡妇门前是非多331

011 不是冤家不聚头331

012 糟糠之妻不下堂332

013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332

014 英雄难过美人关333

015 宰相肚里能撑船334

016 死马当做活马医334

017 画鬼容易画人难335

018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336

019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336

020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37

021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337

022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338

023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339

024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39

025 打人别打脸,揭人别揭短340

026 太岁当头坐,非灾便是祸341

027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341

028 树倒猢狲散342

02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43

030 一字千金344

031 一窍不通345

032 三长两短345

033 退避三舍346

034 三生有幸347

035 不三不四348

036 学富五车348

037 六亲不认349

038 飞黄腾达349

039 夜郎自大350

040 病入膏肓350

041 祸起萧墙351

042 腰缠万贯351

043 两袖清风352

044 目不识丁352

045 生吞活剥353

046 靡靡之音353

047 卿卿我我354

048 江郎才尽354

049 五花八门354

050 信口雌黄355

第二十一章 称谓·名称355

001 古代“中国”一词的含义356

002 为何中国人又称“龙的传人”356

003 “黎民”和“百姓”357

004 “仲父”是“叔父”的意思吗357

005 为何称呼厨师为“大师傅”358

006 “先生”称谓的由来359

007 用“大夫”称呼医生之始360

008 “主席”词义的演化360

009 “宦官”与“太监”361

010 慈禧太后为什么又叫“老佛爷”362

011 “官老爷”是个什么称呼362

012 什么样的官才是“父母官”363

013 皇帝的坟墓称“陵”之始363

014 古代的“店小二”364

015 最早的“东道主”365

016 “狐狸精”称呼的由来365

017 为什么上厕所又叫“出恭”366

018 为什么将未婚的姑娘称为“黄花闺女”367

019 “千金小姐”这一称呼的由来367

020 “乘龙快婿”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368

021 “丈夫”称谓的由来369

022 畏友、密友、昵友、贼友369

023 为什么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称为“古稀”369

024 “梨园弟子”称呼的由来370

025 古代娼妓的由来和演变371

026 为何称媒人为“冰人”371

027 我国古代的“图书”指什么372

028 古代百姓如何称呼君王373

029 中国皇帝的自称374

030 古人对他人的敬称375

031 中国古代的姓和氏376

032 中国古代的名和字377

033 中国最古老的姓怎么来的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