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140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634页
- 主题词: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与文献查询第一章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3
第一节 微观诊断方法3
一、免疫学方法3
二、分子杂交检测法9
三、多维显微观察法35
四、超微观察39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45
一、多媒体技术的种类与原理45
二、多媒体加工处理技术47
三、病害诊断多媒体信息系统的构建50
第二章 植物病害文献查询52
第一节 数据库检索系统52
一、Dialog检索系统52
二、Questel-ORBIT系统53
三、EINS系统53
四、STN系统54
五、OCLC FirstSearch检索系统54
六、EI Compendex Web55
七、CSA——剑桥科学文摘56
八、PQDD——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56
九、Ingenta检索系统57
十、WOSP-ISTP57
十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57
十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58
十三、Kluwer Online Journals——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58
十四、ELSEVIER SCIENCE电子期刊全文库59
十五、Pro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全文期刊与报纸数据库59
第二节 Internet植物病害信息的检索59
一、搜寻引擎和搜寻方法60
二、有关植物病理学科重要网站61
三、数字化图书馆62
四、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介62
五、专利信息的网上检索63
第三节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信息服务64
一、工具类服务方式64
二、讨论类服务方式64
三、查询类服务方式65
四、Internet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65
五、虚拟化网络环境在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前景66
参考文献70
第二篇 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方法第一章 信息技术在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应用75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GIS)75
一、数据的采集方法77
二、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79
三、系统软件的构建83
四、地理信息系统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84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89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接受器的原理89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90
第三节 遥感技术(RS)91
一、遥感(RS)技术的原理92
二、遥感(RS)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96
第二章 电算模拟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的应用98
第一节 流行模拟98
一、系统分析和电算模拟98
二、系统模拟的工作步骤100
三、模型模拟的应用前景103
第二节 损失估计104
一、损失的生理学104
二、损失估计模型105
三、损失估计的类型108
四、产量损失模型的数据要求108
五、植物病害损失估计的研究方法109
参考文献114
第三篇 植物致病生理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病原侵染过程的观察119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与寄主的识别119
一、识别的类型119
二、致病性相关识别的研究方法120
第二节 侵入过程的超微和显微观察122
一、侵染器官观察122
二、侵染过程的组织学观察123
第三节 植物病株内病原物分布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124
一、植物免疫化学发展简况124
二、免疫化学基本原理125
三、免疫化学操作基本步骤127
第二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角质酶的致病作用分析134
第一节 角质酶及其致病作用134
一、酶的特性134
二、致病作用134
第二节 角质酶提取与致病性测定135
一、酶的获得与活性测定135
二、酶在病程中的作用136
第三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分析138
第一节 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与一般特性138
一、酶的种类与特性138
二、酶的致病作用142
第二节 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纯化与活性测定154
一、胞外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纯化154
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155
第三节 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的确定156
一、离体下的鉴定方法156
二、活体下的鉴定方法156
三、细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鉴定与评价160
第四节 细胞壁降解酶编码基因的表达与调控162
一、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162
二、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164
第四章 植物病原物毒素的致病作用分析166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种类和来源166
一、毒素的概念及其演化166
二、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特点及来源167
三、非寄主选择性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特点及来源172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生物测定178
一、毒素致毒活性的确定178
二、植株水平的生物测定179
三、组织器官水平的生物测定180
四、细胞水平的生物测定182
五、细胞器水平的生物测定183
六、酶及代谢水平的生物测定186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定量化学分析191
一、电导率法(电阻法)191
二、分光光度法192
三、色谱法193
四、差重法196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作用机制196
一、植物病原菌毒素致病作用确定196
二、受体蛋白分离200
三、受体蛋白功能鉴定204
四、毒素对寄主代谢的影响206
第五章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纯化与结构鉴定207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的产毒条件207
一、培养基选择207
二、营养条件213
三、环境条件216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分离218
一、活体外病原菌毒素的分离218
二、活体内病原菌毒素的分离220
三、毒素的萃取方法221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纯化方法225
一、分馏纯化225
二、重结晶纯化228
三、色谱纯化230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结构鉴定239
一、毒素的红外光谱分析239
二、毒素的气—质联用分析241
三、毒素的高分辨率色谱分析242
四、毒素的核磁共振分析245
第六章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实践247
第一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作物品种抗病性测定247
第二节 毒素与抗病突变体的筛选251
一、基本原理252
二、操作基本步骤252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254
一、基本原理254
二、鉴定方法255
三、应用实例255
第四节 植物病原菌毒素与生物农药研制255
一、毒素生物合成抑制剂256
二、毒素活性钝化剂256
三、毒素与感病植物受体结合的干扰剂257
四、毒素间交互抑制258
五、毒素的抗菌物质258
第七章 激素失调的致病作用分析260
第一节 激素的种类及来源260
一、生长素260
二、赤霉素261
三、细胞分裂素262
四、脱落酸262
五、乙烯264
六、油菜素甾醇类264
七、水杨酸类265
八、茉莉酸类265
九、多胺266
第二节 植株体内激素含量的测定266
一、生物测试技术266
二、免疫血清学技术267
三、物理化学检测技术269
四、其他方法271
第三节 激素致病作用确定271
一、生长素271
二、赤霉素274
三、细胞分裂素274
四、脱落酸275
五、乙烯276
参考文献278
第四篇 植物抗病生理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组织结构抗性的观察285
第一节 植物抗性结构种类与功能285
一、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抗性285
二、植物被诱发的形态结构抗性286
第二节 抗性结构的显微观察方法288
一、光学显微镜288
二、荧光显微镜290
三、抗性结构观察292
第三节 抗性结构的超微观察方法295
一、电子显微镜原理295
二、电子显微镜制片295
三、抗性结构的超微观察298
第二章 生理生化抗性分析304
第一节 致病因子的抑制因子分离与鉴定304
一、果胶酶抑制因子的特性304
二、果胶酶抑制因子的分离鉴定307
三、木质素的测定310
第二节 侵染诱发的抗病性和获得抗性313
一、侵染诱发抗性和诱导抗性原理313
二、激发子的种类与工作模式314
三、抗性诱导方法315
四、诱导抗性的生理效应320
参考文献341
第五篇 植物—病原物分子互作第一章 植物抗病信号转导研究349
第一节 寄主—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信号转导349
一、病菌侵染诱发抗病性的信号种类349
二、信号转导系统349
三、防御反应的发生353
第二节 信号转导的研究方法354
一、标记配体法检测受体354
二、亲和技术提纯受体354
三、分子克隆技术获取微量受体355
第三节 寡糖素信号测定355
一、寡糖素的提取355
二、寡糖素的检测356
第四节 钙信号的测定357
一、钙调素的定量测定357
二、钙调素的分布与定位359
三、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的检测359
第五节 蛋白质磷酸化活性的测定360
一、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待测样制备360
二、液闪法测定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活性360
三、放射自显影法测定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361
第六节 G蛋白的测定362
一、GTP结合实验362
二、GTPase活性实验362
三、细菌毒素诱导的核糖基化实验362
四、免疫转移电泳实验362
第七节 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362
一、水杨酸含量的测定362
二、茉莉酸含量的测定363
第八节 信号物质功能鉴定363
一、寡糖素363
二、钙离子(Ca2+)和钙调蛋白(CaM)364
三、水杨酸364
四、茉莉酸364
五、G蛋白365
六、活性氧365
第九节 信号转导过程365
一、信号分子级联转导365
二、信号分子转导效应分析实例369
第二章 植物病原致病性的分子机理373
第一节 病原菌致病基因与相关基因373
一、病原菌致病基因373
二、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376
第二节 病菌生理分化的遗传学基础382
一、病菌遗传多态性382
二、生理分化分子鉴定技术382
第三章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391
第一节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遗传基础391
一、抗病基因的种类及功能391
二、抗病基因的克隆396
三、抗病基因的转化407
第二节 防御反应基因的诱导表达414
一、防御反应基因种类与功能414
二、防御反应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418
第三节 无毒基因的诱导表达419
一、无毒基因的种类与功能419
二、无毒基因的克隆424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病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428
一、蛋白质组学的概念428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428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体系429
四、蛋白质芯片技术436
五、酵母双杂交系统436
六、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37
参考文献445
第六篇 植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方法第一章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的构建455
第一节 病害决策系统概述455
第二节 决策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456
第三节 决策系统构建的方法457
一、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方法457
二、病害综合治理决策系统建立过程459
三、病害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实例——小麦病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EPIPRE459
第二章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461
第一节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461
一、目的基因的转化461
二、外源基因的检测467
三、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鉴定469
第二节 抗病基因工程植株构建关键技术470
一、抗真菌病害470
二、抗病毒病害472
三、抗细菌病害475
第三章 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478
第一节 植物中常用的抗性遗传标记478
一、RFLP479
二、RAPD484
三、AFLP486
四、SSR487
五、SCAR、CAPs和STS487
六、各标记间的联系及标记间的相互转化488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一般程序489
一、高密度分子图谱的构建489
二、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的方法及程序491
三、展望498
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基因治疗技术500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基本过程500
一、治疗相关基因的种类500
二、基因导入载体500
三、基因的导入500
四、基因的表达501
第二节 基因修正技术及应用501
一、依赖于靶基因的同源重组501
二、嵌合RNA/DNA寡聚核苷酸介导的基因修复502
第三节 基因沉默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504
一、基因沉默产生的机理504
二、RNA沉默与其他基因表达抑制技术的比较504
三、基因沉默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504
第五章 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506
第一节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制与开发506
一、一般筛选方法506
二、分子筛选方法509
三、工程菌株构建510
四、拮抗微生物生产药物的提取精制工艺514
第二节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与开发517
一、应用植物源杀菌剂的重要性517
二、植物源杀菌剂的概念与种类518
三、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途径519
四、植物源杀菌剂的主要组分和结构类型521
五、植物源杀菌成分的提取524
六、植物杀菌物质活性测定方法528
七、植物源杀菌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529
八、植物源杀菌剂作用机制538
第六章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与安全评价技术542
第一节 生物安全性的概念542
第二节 安全性研究技术543
一、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543
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方法546
第七章 转基因拮抗微生物的应用与安全评价技术550
第一节 转基因拮抗微生物的应用550
一、国外应用进展550
二、国内应用进展551
第二节 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程序551
一、安全性的分级标准552
二、安全等级的划分程序552
三、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552
四、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资料要求556
五、生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557
附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558
参考文献568
第七篇 植物病理学中统计方法与生物信息学第一章 统计分析软件577
第一节 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简述577
一、SAS系统577
二、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577
三、NCSS软件包578
四、Stata软件579
五、S-PLUS软件579
六、MiniTab软件579
七、SYSTAT统计分析软件580
八、SigmaStat v3.1统计分析软件580
九、JMTJ580
十、非典型数据统计分析系统581
第二节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的应用581
一、主要窗口功能、数据文件建立和数据转换581
二、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频数分布分析)584
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均数比较)585
四、广义因素方差分析589
五、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594
六、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应用——统计图形598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602
第一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中的生物信息学602
第二节 引物设计与序列分析603
一、引物设计603
二、序列分析609
参考文献614
热门推荐
- 781505.html
- 1773833.html
- 1176496.html
- 3748486.html
- 2017151.html
- 2142986.html
- 2093875.html
- 1968268.html
- 2077843.html
- 506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9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5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7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6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8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2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0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7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8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3407.html